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Co。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打磨光亮后会呈现出明亮的金属光泽,铜不具有磁性,其强度、硬度中等,抗磨蚀性极佳。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且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形成的合金主要分成三类:黄铜是铜锌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白铜是铜钴镍合金。 铜的性质包括铜的物理性质和铜的化学性质。 一、铜的化学性质 铜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亚铜离子(Cu+)或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铜离子(Cu2+),故铜形成化合物是以呈现一价或二价的氧化状态进行,但由正二价氧化状态形成的化合物比由正一价氧化状态形成的化合物稳定。 铜原子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FCC),每一个铜原子周围都有12个想邻的铜原子以等距离周期性地围绕,这种结晶构造是自然界结晶构造中对称性最高的一种。一个铜原子的实际直径为2.5A,即2.5乘以10的-10次方m。 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元素。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反应。但加热时能与氧化合成黑色的氧化铜CuO;继续在很高的温度下燃烧就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Cu2O有毒,广泛应用于船底漆,防止寄生的动植物在船底生长。在潮湿的空气里,铜的表面慢慢生成一层绿色的铜锈,其成分主要是碱式碳酸铜;在电位顺序中,铜在氢之后,所以铜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作用放出氢气。但在空气中铜可以缓慢溶解于稀酸中生成铜盐;铜容易被硝酸或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常温下铜就能与卤素直接化合,加热时铜能与硫直接化合生成CuS。此外,铜还能与三氯化铁作用。在无线电工业上,常利用FeCl3溶液来刻蚀铜,以制造印刷线路。 二、铜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以及耐蚀性 1、铜的导电性 铜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便是其具有极佳的导电性,其电导率为58m/(Ω。mm的平方)。这一特性使得铜大量应用于电子、电气、电信和电子行业。铜的这种高导电性与取原子结构有关:当多个单独存在的铜原子结合成铜块时,其价电子将不再局限于铜原子之中,因而可以在全部的固态铜中自由移动,其导电性仅次于银。铜的导电性国际标准为:一长1m重1g的铜在20℃时的导电量公认为100%。现在的铜炼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同品级铜的导电量比这个国际标准高出4%~5%。 2、铜的导热性 固体铜中喊有自由电子所产生的另一重要效应就是其拥有极高的导热性,其热导性为386W/(m.k),导热性仅次于银。加之铜比金、银储量更丰富,价格更便宜,因此被制成电线电缆、接插件端子、汇流[排、引线框架等各种产品,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讯和电子行业。铜还有各种换热设备如热交换器、冷凝器、散热器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站辅机、空调、制冷、汽车水箱、太阳能集热器栅板、海水淡化以及医药、化工、冶金等各种换热场合。 3、铜的耐蚀性 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优于普通钢材,在碱性气氛中优于铝。铜的电位序中是+0.34V,比氢高,是以电位较正的金属。铜在淡水中的腐蚀速度也很低(约0.05mm/a)。并且铜管用于运送自来水时,管壁不沉积矿物质,这点是铁制水管所远不能及的。正因为这一特性,高级卫浴给水装置中大量使用铜制水管、龙头及有关设备。铜极耐大气腐蚀,其在表面可形成一层主要有碱式硫酸铜组成的保护薄膜,即铜绿,其化学成分为CuS04*Cu(OH)2及CuSO4*3Cu(OH)2。因此铜材被用于建筑屋屋面板、雨水管、上下管道、管件;化工和医药容器、反应釜、纸浆滤网;舰船设备、螺旋桨、生活和消防管网;冲制种类硬币(耐腐蚀性)、装饰、奖牌、奖杯、雕塑和工艺品(耐蚀性色泽典雅)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