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锂业龙头赣锋锂业(00246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释放关键信号:当前碳酸锂价格已跌至6.3万元/吨的周期底部,市场呈现库存低位、产能加速出清等底部特征。尽管2024年公司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净亏20.74亿元),但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仍达18.6亿元,成为头部企业中唯一保持现金正向流动的案例。 面对行业寒冬,公司正通过双轮驱动策略突围。在资源端,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以吸附+电化学直接提锂技术将成本压缩至3.5万元/吨LCE(行业平均5万元/吨),2024年产量达2.54万吨,2025年目标提升至3.5万吨;非洲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于2024年12月投产,搭配光伏发电优化能源成本,现金成本控制在4.5万元/吨以下。随着自有资源项目爬产,2025年锂盐自给率将突破50%,显著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线(7万元/吨)。
技术端则押注固态电池商业化破局。公司已形成覆盖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系统的全链路布局,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
✱ 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进度领先行业6-12个月; ✱ 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超1000次; ✱ 低空经济领域,适配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已与eVTOL企业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消费电子领域高安全耐低温电池向国际手机厂商批量送样。
产能扩张与资本动作同步推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宣布锂电项目投资超260亿元,包括呼和浩特20GWh、襄阳5GWh及敕勒川10GWh锂电池项目,规划总产能近70GWh。7月1日,子公司赣锋锂电联合成立广州清锋能源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设备与电池制造,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为提振市场信心,公司已授权董事会回购不超过10%的A/H股股份,释放底部布局信号。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