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600111.SH)发布公告,明确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并公布了REO(稀土氧化物)含量与价格的联动机制: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将对应增减382.18元/吨。这一定价机制延续了公司近年来推动市场化定价的改革方向,同时为下游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成本测算依据。 定价机制透明化:REO含量与价格直接挂钩
根据公告,本次调整后的稀土精矿交易价以REO含量50%为基准,若实际交易中REO含量发生变化,价格将按382.18元/吨·%的比例浮动。例如,若稀土精矿REO含量为51%,则交易价将上调至19109+382.18=19491.18元/吨;若REO含量为49%,则价格下调至19109-382.18=18726.82元/吨。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基准价+含量浮动”的定价模式,既反映了稀土精矿品质对价格的核心影响,也避免了单一固定价格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弊端。相较于过去较为模糊的定价方式,此次调整进一步提升了交易透明度,有助于减少上下游企业的争议。
市场供需博弈:价格调整背后的行业逻辑
2025年以来,稀土市场呈现“需求分化、政策趋严”的特征。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兴产业对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轻稀土(如镨钕)价格震荡上行;而传统领域如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则对中重稀土(如镝、铽)价格形成压制。北方稀土作为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供应商,其定价策略被视为行业风向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告未直接提及价格调整的具体驱动因素。但结合近期行业动态,以下因素可能产生影响:
▶ 成本压力传导:稀土开采及冶炼环节的环保、能源成本持续上升,推动企业通过价格调整覆盖成本; ▶ 政策调控预期:工信部等部门近期强调“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或通过龙头企业定价引导市场秩序; ▶ 国际市场联动:海外稀土项目开发进度不及预期,全球供应链仍依赖中国供应,支撑国内定价权。
下游影响:磁材企业成本测算更清晰
北方稀土的定价机制调整,对下游钕铁硼磁材企业而言利弊参半。一方面,明确的REO含量与价格挂钩规则,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测算原料成本,优化生产计划;另一方面,若稀土精矿价格持续上涨,磁材企业可能面临成本转嫁压力,进而影响其盈利空间。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