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状
花岗岩岩体多呈巨大的岩基、岩株产出,岩体内部岩相带的变化比较明显,许多岩体同中性侵入岩共生而构成中—酸性杂岩体。
花岗岩体内部岩相的变化,其规律一般是:中心(内部)相岩石结构较粗,岩性均一,多为块状构造,是正常的花岗岩;边缘相岩石结构复杂些,出现细粒、斑状结构,构造不均匀,往往有斑杂构造或流动构造,岩石趋向于中性,甚至完全变成中性岩,在边缘相和中心(内部)相之间是过渡相,呈现各种过渡特征。许多花岗岩体岩石类型单一,是一次侵入活动形成的。另外一些岩体则是多期侵入活动或明显分异作用的产物。岩体内部岩石类型多样,或者岩体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时间略有差别,但它们均为同一岩浆来源,这样的岩体一般叫杂岩体。
花岗岩的产状特征是其成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岩基那样的巨大地质体,要解决其物质来源、运动和演化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2.分布
花岗岩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并且主要分布在褶皱带和古老地台的结晶基底上。如高加索山区,花岗岩占该区岩浆岩面积的95%,北美洲西海岸有一千余公里的花岗岩带,我国一些地区(如南岭)也广泛出露。
3.矿产
花岗岩类是重要的含矿岩石,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钨、锡、铋、钼、金、银、铜、铁、铅、锌、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等。一些花岗岩是良好的乃至名贵的建筑石料。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