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科力远披露《关于孙公司购买股权的公告》,控股孙公司宜丰县金丰锂业有限公司(简称“金丰锂业”)将购买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宜丰县东联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东联公司”)70%的股权。 资料显示,东联公司拥有江西宜丰县同安乡同安瓷矿、鹅颈瓷矿、第一瓷矿、党田瓷矿四大地下矿的采矿权。因此,这一收购也标志着科力远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锂矿资源。 由于此前金丰锂业已通过系列收购具备了碳酸锂生产条件,因此公告还意味着科力远如期打通了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掌握了布局锂电全产业链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保障供应、控制成本。 巧合的是,科力远公告当日恰逢工信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 业内人士认为,两部门联合发文,体现了锂电池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现状:越靠前越赚钱? 上游争夺白热化 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下,新能源行业狂歌猛进,锂电作为关键支撑备受关注,锂资源的争夺战日益白热化。随着而来的,则是锂“焦虑”在产业链各环节的蔓延。锂矿和材料价格受市场预期、供需错配和开发周期影响,不断创下新高。 上海有色金属交易网数据显示,11月18日,锂云母(2%sLi20<2.5%)价格已达到1.23万元-1.43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也上涨至59万元-59.6万元/吨。目前的碳酸锂价格已是2020年6月(4.1万元/吨)的约14倍,较今年2月份(36.4万元/吨)的涨幅也达到64%。 锂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家中有矿”的产业链企业利润水平更有保障,业务布局更加从容。今年三季度,在锂电池板块84家上市公司中,有72家实现单季度营收正增长,5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且越靠近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利润水平越高。 在切入锂电赛道之初,科力远便制定了构建涵盖锂矿、锂盐、极板、电芯、储能和电池回收完整锂电产业生态的战略布局,此时拿下锂矿资源,对企业保障锂供应、打通上游、控制成本、提升中下游以及终端储能业务的经济性和竞争力、增厚企业业绩等具有全局性意义。 随着4座高品位地下矿到手,科力远在锂电全产业链搭建以及成本控制方面显得有“锂”有据。该公司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锂矿项目储量充足,能充分满足未来生产需求,预计到明年中将完成1万吨碳酸锂产能建设,明年年底完成3万吨产能建设,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锂矿方面,科力远透露,在明年年中1万吨碳酸锂产能目标达成时,将同步配套完成相同当量的锂矿开采规模。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