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学堂 →
国内新闻 →
→ 政策锚定 “好房子”,建材产业转向绿色智能新赛道
政策锚定 “好房子”,建材产业转向绿色智能新赛道 |
|
随着 “好房子” 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城市高质量发展核心议程,建材行业正加速告别 “规模扩张” 的旧周期,迈入 “高质量发展” 的新阶段。从住建部明确的 “安全耐久、绿色低碳、智能便捷” 三大标准,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全链条品质提升要求,政策信号持续释放,推动建材产业与建筑行业深度协同,在打破产业壁垒中探索发展新路径。 政策驱动下的需求重构成为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2025 年以来,政策密集落地构建起 “好房子” 标准体系: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明确住宅层高不低于 3 米、四层及以上配电梯等硬性指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同步出台地方标准,形成 “国家指引 + 地方细化” 的标准矩阵。这一变革倒逼建材行业从 “达标供给” 转向 “品质适配”:外墙保温材料需兼具 A 级防火与 25 年以上使用寿命,室内装修材料甲醛释放量需优于欧洲 E0 级标准,而作为混凝土 “骨架” 的砂石骨料,更因直接关联建筑结构安全,迎来品质升级的刚性需求 —— 业内预测,优质砂石在建筑用砂中的占比将随 “好房子” 建设提速持续提升。 细分领域的技术升级正在重塑产业供给结构。在绿色低碳赛道,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组件实现效能与成本的双重突破,隆基、东方日升的透光光伏幕墙发电效率较三年前提升 35%,成本下降 28%,已应用于北京、上海多个示范项目;智能建材领域,石墨烯调温涂料、传感混凝土等新产品密集涌现,市场规模预计 2027 年突破 50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7%。而在砂石行业,机制砂生产技术加速迭代,河南、山东等地企业推出的智能化生产线,可实现砂石级配精准控制,成品料针片状含量低于 5%,满足 “好房子” 对混凝土强度的高标准要求,这类优质产能在 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40%。 产业链协同成为破解转型难题的关键抓手。面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12.9%、房屋新开工面积下滑 19.5% 的传统需求压力,建材企业正与建筑行业共建价值生态:中国建材联合高校成立绿色建材实验室,攻克低碳水泥核心技术;北新建材打造智能供应链平台,将建材交付周期缩短 30%;房地产企业与砂石厂商组建 “品质建材采购联盟”,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优质砂石应用成本。在基础设施领域,《农村公路条例》推动的路网升级改造,更带动优质砂石需求释放,物流企业针对性推出大粒径骨料运输方案,产业链整体效率提升 22%。
[1] [2] 下一页 |
关键字:建材产业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