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精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中国证监会、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八部门,于近日正式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该方案立足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定位,以统筹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为核心思路,明确了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旨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方案设定了多维度发展目标:2025 至 2026 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稳定在 5% 左右,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 1.5% 左右,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协同提升;铜、铝、锂等战略矿种的国内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再生金属年产量突破 2000 万吨大关;同时,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转型与数字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构建了 “资源保障 — 创新驱动 — 投资升级 — 消费拓展 — 国际合作” 的五位一体实施体系,提出五大关键举措: 一是筑牢资源安全屏障,提升高效利用水平。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抓手,加强铜、铝、锂、镍等关键资源的调查勘探,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以释放优质资源潜力。针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等复杂资源,重点支持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与装备的攻关突破。在循环利用领域,一方面强化废铜、废铝等传统固废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构建全链条回收利用体系。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产业供给结构。聚焦高端材料供给短板,推动超高纯金属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及高端稀土新材料等关键品种实现技术突破。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支持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激活重点新材料平台的支撑作用,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验证与迭代升级,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市场需求。 三是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建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 “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项目核准、环评、安全审查等流程。在产能布局上,科学规划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同步推进氧化铝、电解铝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 “人工智能 + 有色金属” 专项行动,建设行业专属大模型;标准体系建设上,加快研制高端新材料、产品质量及碳排放核算等关键标准,强化铜、铝等行业规范管理。 四是深挖市场消费潜力,培育新兴增长空间。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重点拓展高端铝材、铜材、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针对稀有金属,加速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的应用验证,打造一批前沿材料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鼓励上下游企业通过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构建稳定合作关系,培育细分领域新兴市场。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布局,提升全球配置能力。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推动高端新材料及精深加工制品合规出口。在进口侧,优化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结构,加快制定再生金属进口标准,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资源进口。对外投资合作方面,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与周边国家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与服务的协同出海。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机制,强化央地联动与企业协同。在政策支持上,统筹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资金渠道,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政策;同时通过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完善产能预警机制等手段,确保各项举措精准发力,为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