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国际铁矿石巨头近日陆续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矿企业绩整体表现不佳,由此,铁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也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的半年净亏损56.7亿美元,这是该公司16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另一矿业巨头FMG的业绩也表现不佳。FMG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5年下半年,FMG日常营运收入大幅下滑31%,降至33.44亿美元。截至去年12月31日,FMG账面现金为23亿美元,实际EBITDA(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为13亿美元。 “必和必拓的税息前利润还是很高的,出现亏损主要是考虑了用于石油和铁矿石板块的资本拨备因素,并不是生产出现了亏损。相对而言,FMG利润情况较好,主要是其成本降得非常快,去杠杆速度也快。”有分析师表示。 截至目前淡水河谷(Vale)还没有公布半年报。相关专家称,“淡水河谷的半年报这两天应该会公布,业绩估计也不会太好看。因为淡水河谷除了铁矿石之外,还有其他矿产资源,利润情况可能比铁矿石更差。” 淡水河谷的业绩预期则更悲观。“淡水河谷业绩出来肯定很难看,其美元负债太高,去年第四季度巴西货币雷亚尔走势又很弱,而且公司还遭遇了SAMARCO溃坝事件。”分析师称。 事实上,不仅铁矿石巨头去年的业绩“寒意浓浓”,国外一些中型铁矿石企业的业绩也表现不佳。以阿特拉斯为例,该企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5年下半年公司收入下滑17.4%,降至3.72亿澳元,EBITDA为2050万澳元,非现金资产减值及存货减计4390万澳元。 另外,BCIron也好不到哪儿去。企业半年报显示,2015年下半年BCIron收入同比下滑13%,降至1.158亿澳元,EBITDA为-210万澳元,税后净亏损7290万澳元。 BCIron称,出现巨额亏损主要受到铁矿石价格持续走低影响。2015年下半年,BCIron的62%品位铁矿石CFR均价为51美元/干吨,2014年同期为82美元/干吨。公司与FMG联营的NJV项目(BCIron持股75%)2015年下半年发货量为227万湿吨,其中BCIron所占份额为176万湿吨,CFR平均价格为58澳元/湿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