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咨询热线:0315-2738258 13303155855 |
热门关键词:铁矿 锰矿 勘探设备 破碎机 磁选机 矿山 采矿设备 铬矿 |
亚洲的经济刺激措施可能为煤炭续命 | |
|
|
分析师表示,尽管电力需求下降并存在环境担忧,但由于政策制定者优先考虑刺激受到新冠疫情创伤的经济,燃煤电厂建设活动将在亚洲推进。 国际能源署(IEA)上个月在一份报告中说,由于抗疫封锁措施限制了用电量,今年化石燃料需求将急剧下降。 欧盟(EU)、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联合国曾说过,这是发起“绿色复苏”的难得机会,其中包括亚洲加入终止对煤电支持的全球趋势。 但是已经有迹象表明,中国以及韩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大国将把复苏资金引向陷入困境的、专注于煤炭的政府融资机构、设备供应商和建筑企业。分析师表示,这可能会造成上述趋势的短期波动,付出效率和损害环境的代价。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可能忍不住要投资火电,以帮助疫情过后经济复苏。” 碳追踪智库(Carbon Tracker)电力和公用事业联席主管马特?格雷(Matt Gray)表示。“这样的风险是可能造就高成本的火电,破坏全球气候目标。” 最近几周中国表示,将从2023年起允许更多省开始建设火电厂。此外,中国还加快了五个火电厂的建设项目,并向跨境电力传输线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资金。中国生产和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煤炭。 4月中国煤炭进口较上年同期激增22%,交易员利用低价的机会囤积库存,并为国内需求复苏做准备。 亚洲的火电基础设施严重依赖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政府扶持资金。 分析师们称,日本和韩国料将继续为越南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火电厂提供资金,以支持国家扶持的产业。为达成碳排放承诺,国内煤炭业务逐渐减少,损害了这些产业。 分析师称,很多计划中的燃煤电厂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而搁浅的资产和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债务又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 煤电前景黯淡 全球燃煤电厂的长期前景黯淡。在公众和投资者的压力下,政府、银行和能源企业正在放弃化石燃料。化石燃料被视为2015年《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最大风险。 环境专家说,这个目标看起来已经遥不可及,部分原因在于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地区和最大增长市场,亚洲正在建设新的燃煤电厂。 据全球能源监测(Global Energy Monitor),全球计划或在建的燃煤发电能力约为500千兆瓦,投资成本为6380亿美元,其中逾80%建在亚洲。 就算新增的燃煤电厂不多,也将提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带动澳大利亚及印尼等地的煤矿业需求。 |
|
关键字:煤炭 | |
【字体: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