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生资源 当前单靠采矿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银的要求,同时要靠二次资源的再生及拿出库存供应市场。但是库存的白银往往以限于呈银合金类型或纯度较低等条件,而不能直接为市场接受。这类材料通常还要精炼。 银币几乎完全可以从流通循环中收回。其中一部分被直接精炼,但小部分被储存或收藏。有时,会出现大量库存银币向市场意料之外的投放,一般这种情况与向银市场的投机活动相关。 即使银币的成份很均匀,通常也不能直接应用。这是因为或者数量过大,或者成份过于复杂。制币合金的含银量为40%~90%。铜是另一种重要的合金成份,合金内通常还有镍、锌或其它痕量金属。 市场上行销的旧银器和类似物器的含银量为90~95%。 制造底片和相纸产品的照相料浆其含银量为5~30%。银以卤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余部分主要为明胶和水。 照相工业使用的银中,大约有50%残留在定影液中。含银定影液一般不是直接送往精炼厂。一般都是由生产照相器材的厂家把银提取出来,或者用电解法(见下文)产生纯度十分高的致密的粗银,或是用化学还原法获取泥浆状富集物(含银10~60%)。 存档的X—射线底片和电影胶卷,其存储期超过限定的周期后,则成为再生银延续不断的来源。显影的X—射线底片,含银量为1~2%;显影的黑白底片银含量只有0.2%,而显影的彩色底片,银的含量可忽略不计。将这些底片转变成灰份或淤浆,银含量可上升到90%。 从胶片厂X—射线底片和照相底片剪切下来的边角料和存储期过长的胶片(例如军用胶片)上可获得不大于3%的含银量。 照相工业用的相纸的边角料其银含量约为0.4%,过去这类相纸硫酸钡填料的含有量高达50%,但现在的相纸主要用聚合物涂膜,填料量低。 餐具和装饰品中获得的银废残料中一般含有80%或92.5%的银,在银价看涨期间,这部分废杂银料举足轻重。镀银橱用器皿(如刀叉餐具均含4~5%银)的处理,通常仅在积聚数量较多时才有利可图。 电工部门及其供应厂家在制造电触点的各个工艺程序中产生废银屑。家用小型电池的生产以及军用与航空港使用的规格大的电池的生产也产生废杂银残料。这类电池往往含有汞。电子工业还生产镀银开关元件。 化学工业可供应报废的含银催化剂。如将甲醇氧化成甲醛使用的银质丝网或结晶态银以及将乙烯氧化成氧化乙烯使用的Ag-α-Al2O3? 催化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