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煤矿地质条件恶劣 首先,开采条件恶劣。我国煤矿数量多,大、中、小并存,且分布极为分散。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煤矿资源呈现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特点;煤田总体构造居于中等偏下,特厚煤层少,煤层深,开采条件较差;即便是像神华大柳塔,兖州济宁三矿自然条件很好的矿井,仍存在一系列不利于安全生产的问题,如地质构造复杂,倾角大,煤层薄,并且不稳定,灾害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次,瓦斯问题严重。瓦斯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源头之一,我国矿井瓦斯含量较高是普遍现象,重点煤矿中有26.8%的矿井为高瓦斯矿井;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比例也达到了17.6%。除山东、内蒙古地区的煤矿瓦斯含量较低外,其他地区都表现出了高瓦斯含量的特点。最后,水文地质问题。煤炭资源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恶劣,水害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又一大诱因,而我国各大中型煤矿中,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矿井比例达到25.04%。而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水文地质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其治理技术也将更加复杂。 1.2煤矿安全事故防御系统不完善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与自然条件恶劣有关,但若建立完善、高效的防御系统,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当前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是瓦斯、煤尘、水体、火、顶板等,有规模的煤矿企业针对以上几项诱因制订了安全事故预防系统,如通风系统降低了矿井中瓦斯的含量;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对矿井中的瓦斯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以上措施在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防水、防尘、防火、机电运输等方面却没有建立有效的预防系统,给企业的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规模较小的煤矿,在缺乏资金的支撑下,更是缺乏完善的安全预防系统的保护。 1.3煤炭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煤炭开采是一项复杂、危险、专业的技术性活动,国外从事煤炭开采的人员中,60%以上为大中专程度,而我国仅为5%,大部分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民工,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另一原因。虽然我国各中高职院校或者高等院校都设立了采矿、地质类专业,但每年毕业的学生去煤矿或其他矿山工作的并不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煤炭院校开始采取对口招生的办法,但学生能否在毕业后到煤炭生产一线去工作,仍然是个未知数。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制约了煤矿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