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成矿带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赣闽粤四省交界的地带,包括浙江西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武夷成矿带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中国东南活动大陆边缘内带,属华夏古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岩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
该区铜、铅、锌、金、银、锡、铁、锰等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大中小型多金属矿床及矿化点普遍分布,矿床类型复杂多样。已发现110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60多种,大型矿床58处,中型130处。探明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矿种有钨等21种。
本带成矿远景区包括武夷山隆起银、铜、钼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矿种有铜、富铅锌、银、锡、钨、钼、金等;浙西南—闽中裂谷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主攻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并兼顾在火山—侵入岩分布区寻找斑岩型铜矿;江西会昌—福建云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主要是在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侵入岩区寻找斑岩型铜、锡、钨、钼矿,并兼顾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形成的永(安)—梅(州)坳陷沉积盆地区寻找海底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永(安)—梅(州)坳陷铜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主要矿种有铅锌矿、铁多金属矿、铜多金属矿等。该成矿带海底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
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500万吨、铅锌1000万吨、钼50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