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5686
客户咨询热线:0315-2738258 13303155855
热门关键词:铁矿 锰矿 勘探设备 破碎机 磁选机 矿山 采矿设备 铬矿

学堂首页 矿权知识 地勘知识 采选知识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矿山管理 安全环保 投资指南 外贸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矿业学堂地勘知识矿床地质 → 矿床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矿床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http://www.ky81.com 时间:2009/3/10 15:35:43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857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开采铜、金与沥青,并出现铜锡为主的青铜制品。中国战国时代,采冶范围已扩展到银、铅、汞、铁和少许铬,并开始使用煤 (当时称“石涅”)和钻取油气以熬卤。晋朝有以铜镍制白铜的记载。


  古代采矿实践积累了初始矿床地质知识。《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这是矿床金属分带和地表次生淋滤现象的简明概括。与此同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设想矿石的喷发成因;而斯特拉波则将地球生长矿石与神秘“金树”所结果实类比。


  16世纪是矿床地质学创建之始,1556年阿格里科拉在《论金属》中提出矿脉是从循环于裂隙的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稍晚丹麦斯泰诺等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喷气作用从深部带动金属上升而沉淀在裂隙中。1770~1773年德利乌斯等人提出扩散上升水从其经过的岩石中溶解分散的金属微粒而形成含矿溶液,这实质上是侧分泌和次生作用等成矿学说的萌芽。18世纪晚期,火成论者赫顿和水成论者维尔纳的两种对立观点和长期论战统治了矿床地质学的思路。


  1841年法国多布雷开始以实验方法研究矿床。1847年法国博蒙提出多数矿床是火成活动的一个相,强调热水溶液矿化作用,德国比肖夫开始引用化学原理到矿床研究中,初步提出大气水侧分泌理论。1859年科塔论述了温度、压力与表生作用对矿物分带的制约。


  20世纪初,矿床地质学已成为科学的重要分支。1900年,洛亲报道了矿脉中矿物组分向下变化分带后,又于1905年初步提出成矿系列的概念。兰塞姆等人确认构造控制矿化作用;范海斯提出大气水下渗加热再上升成矿的见解;肯普、林格伦进一步研究火成来源的矿化溶液。


  1906年肯普、林格伦与兰塞姆共同阐明了蚀变作用。1907年林格伦提出矿床成因分类,并陆续加以完善。1923年斯帕尔提出矿浆论;拉斯塔尔论述了成矿带。1936年科尔任斯基提出扩散与渗滤交代作用。1948年毕利宾提出成矿期与成矿带。1953年古德斯皮德和施奈德勋分别提出与花岗岩有关的活化水矿化作用,以及再生溶液的概念。1954年托皮茨推断洋底有岩浆喷流-沉积混合矿床形成。


  1956年里奇提出含矿流体为络合物真溶液;而巴恩斯通过实验提出影响流体性质的四个主要变量,即温度、压力、离子和活度。1957年,巴顿、埃利斯与稍后的克劳斯科普夫等分别用热力学参数计算热水流体性质和测定了岩浆气成分;奈特提出矿源层概念;塔塔林诺夫编制成矿图。

[1] [2] 下一页

关键字:矿床地质学|发展简史|新石器时代|中国战国时代|采冶范围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