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知金刚石矿床可分为岩浆岩型,即金伯利岩型原生矿床和金刚石砂矿床两类。
(一) 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床
金刚石原生矿床的产出形态即为含矿金伯利岩体的产出形态,可分为岩管型、岩脉型和岩床型3种。
中国已发现金伯利岩管有20余个,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辽宁两省。金伯利岩管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型产出,直径数米至数百米,长径与短径比约2∶1~4∶1,岩管截面有膨大和狭缩现象,至一定深度常渐变成岩脉状。岩管产状一般很陡,倾角约75°~85°。岩管含矿性高,中国已探明的金刚石原生矿大多属此种矿床。
中国已发现金伯利岩脉有400余条,分布于辽宁、山东、贵州3省,虽部分含金刚石,但具工业价值的极少。目前已知仅山东蒙阴红旗1号、红旗5号金伯利岩脉金刚石原生矿具工业价值。
金伯利岩床见于山东、河南等省,沿围岩层面作平缓面状侵入,倾角一般10°,含矿性低,很少形成工业矿床。
(二) 金刚石砂矿床类型
按形成时代可分为古砂矿和现代(第四纪)砂矿两个亚类。中国具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砂矿均为现代(第四纪)砂矿,分布在山东、湖南、辽宁和江苏等省。包括残坡积、洪坡积、河流冲积等形成的各种砂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