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大型的进口煤商都知道,在多次国际煤市价格的升迁起落中,嘉能可是不可忽视的存在。”6月30日,数位国内进口煤商表示,在5-6月国际煤价攀升的诸多因素中,除却中国企业进口倍增、国际航运费回调等,嘉能可可能存在推波助澜的情况。
嘉能可(又译佳能可),全名为亚洲嘉能可有限公司(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由现任中港印能源集团主席区可华创办,后因不明原因区与之分道扬镳,并创立现任公司。“嘉能可一年煤炭贸易4000多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煤炭贸易公司。”一位进口煤商表示。
与4000多万吨的煤炭贸易量相比,2008年我国煤炭出口4543万吨,煤炭进口4040万吨,出口平分落入到四家企业身上——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嘉能可在世界煤市中的能量可见一斑。
与之每年令人惊讶的煤炭贸易量相比,嘉能可极为神秘,在媒体中鲜见影踪,而煤炭贸易人士则更愿意对外称之为“G公司”。
推手嘉能可
根据GlobalCoal提供的价格数据,纽卡斯尔港6月26日亚洲基准价格为68.69美元/吨,而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周下降,在6月12日,其价格曾为76.75美元/吨,创下2009年新高。
“价格的调整并不是需求的减少、航运费的调整,而是国际市场供应的增加,包括嘉能可在内的国际贸易商不再似5月份一样,大举在现货市场采购煤源。”上述煤商透露。
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国际煤市价格突破金融海啸以来一直波澜不惊的格局,并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直线速度上冲。
数据显示,5月15日,纽卡斯尔港6800大卡煤炭离岸价分别为62.70美元/吨,但至5月29日上涨至67.09美元/吨;至6月5日,该基准价格又大涨了7.22美元,一举突破70美元关口,达到74.31美元/吨,最终在6月12日爬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历史高点。
据该煤商透露,嘉能可于5月中下旬开始进入国际煤市交易,并向澳大利亚、印尼现货市场大量购入现货,总量超过100万吨,加上其在澳大利亚、印尼等煤矿的权益产量,甚或达到200万-300万吨的规模,“嘉能可当时的出价较中国企业高出2-3美元/吨,所以5月底、6月初的时候,中国企业很难从国际市场上拿到货”。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