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马拉维的巴拉卡地区,马拉维副总统乔伊丝·班达(前中)为“中非棉业马拉维棉花公司”揭牌。该项目总投资1900万美元,是中国目前在非洲投资的最大农业项目,将通过发展种子优化、轧花、榨油、纺纱等,提升马拉维的棉花加工水平。
在涉及非洲的问题上,全球经济衰退考验着每个投资者的胆量。经济下滑虽然迫使中国对某些对非投资进行政治风险评估,但它仍然稳固地立足于非洲。中国不但没有放缓在非收购的步伐,反而将此次全球经济衰退视为一次大举并购的买入良机。
英国《非洲商业》月刊2009年8—9月号刊登该刊记者莎拉·朗德尔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在非洲的长期博弈》,全文如下:
面对全球经济急剧衰退,中国有色金属有限公司(CNMC)的子公司—————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NFCAfrica)收购赞比亚卢安夏铜矿(LCM)的举动成功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虽然经济动荡,但生意照常做。
尽管全球金属价格处于低位,且经济增长缓慢,但中国在非洲最大产铜国最近进行的这次收购表明,中国的政策基本未变。2000年以来,中国对非投资暴涨10倍,去年接近1070亿美元。由于需求薄弱,这座年产铜6万吨的大矿在去年12月停产。如今,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击败了其他两个竞标方,获得了这座铜矿的经营权。该公司称准备立即恢复生产。
在涉及非洲的问题上,全球经济衰退考验着每个投资者的胆量,即便是意志最坚定的投资者。为了支撑资产负债表、削减借款,很多投资者把资金撤回了国内。尽管中国似乎从未加入资金大撤离的行列—————中国的经济增长估计今年仍会保持在6%至8%,而且中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和储蓄,能够为并购提供资金支持—————但某些投资还是有所动摇。在民主刚果和赞比亚,随着农矿产品价格暴跌,矿业公司的利润急剧下滑,一些对价格敏感的小规模中资公司关了门。
统计数据也表明投资可能会放缓。非洲开发银行估计,矿产品和石油需求缩水将导致非洲出口收入整体下降40%,2009年减少2510亿美元,2010年则减少2770亿美元,其中石油出口国损失最大。然而,中国面对的是长期博弈。中国仍然稳固地立足于非洲,而且经济衰退提供了一次在经济复苏之前大举并购的机遇。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