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力拓索赔案”、“力拓间谍案”正在前所未有地把这个跨国矿业大鳄推到全球经济危机风暴的风口浪尖之上。从力拓放弃了中铝195亿美元的筹资协议开始,力拓和澳大利亚政府都应该意识到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除了地缘政治和意识压力之外,恐怕重要的还是因为力拓惧怕中铝这样的国有企业具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网络。这些利益相关者网络的存在使得他们认为,后者有很强的激励让上游供应环节减利甚至亏损,同时变相补贴下游制造企业。一旦国资企业成为控股股东,那么力拓很可能被侵蚀掏空,损害了力拓内部的中小股东正常利益诉求。
但实际上,中铝在力拓上一轮陷于财务困境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单一的最大股东了,中小股东这一傲慢态度在本质上已损害了中铝的利益。只可惜,作为大股东的中铝错过了处理潜在利益被侵的最佳时机。
害怕国有企业的背景只是其一,其二在于力拓公司的那些股东们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一种错误判断。去年12月,由于必和必拓放弃竞购力拓,在澳大利亚上市的力拓股票暴跌至32美元。今年2月份,深陷财务危机的力拓主动邀请中铝对其注资,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合作谈判。但是,铁矿石谈判首发价确定后的几天内,力拓即宣布与中铝解除合作协议,且甘愿支付高达1.95亿美元的违约金。
这里有两点是需要商榷的:第一,力拓的违约时间是在铁矿石谈判的首发价确定之后,其用意显然是为了在铁矿石谈判关键时刻拖住中国这个最大买家,争取时间突破其他进口国达成协议,再迫使中国也接受这一“首发价”。第二,中铝入主力拓的消息传开之后,力拓股价马上就涨了一倍以上,这使得力拓长期以来的财务困难得到有效的缓解。再加上胡士泰在中国上海办事处所网罗的各种情报信息,力拓的股东和决策者普遍相信全球市场正在回暖,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已经走向复苏之路。一旦全球经济复苏开始启动,那么力拓之前的财务问题不但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到时再扩充企业规模也不是没有可能。即使这单跨国的大交易违约可能会引起中方强烈的反弹,力拓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信誉一败涂地也在所不惜,因为在一意孤行的力拓股东和决策者看来,只要是新兴经济体,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被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复苏所掩盖。看起来,力拓违约中铝,投入必和必拓的这一商业策略基本上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判断:全球市场的全面回暖。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