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拓间谍门久拖未决,最近又有了新进展,目前对力拓4名员工的调查已经结束,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检查机关将决定是否对4人进行起诉。
力拓方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得到迅速处理,首席执行官艾博年表示,2010年重建与中国的关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国安部门出面,到批捕罪名降格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以及双方最近的动作,表明事态正在往中庸方向发展。看来,力拓事件将要结束。
但力拓事件对中国铁矿石市场、乃至中国钢铁产业的影响,将久久不会消散,即便人们将它淡忘。
力拓事件,折射出中国铁矿石的进口困局。尽管铁矿石进口量日益增多,而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却没有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一共进口铁矿石6.3亿吨,同比增加41.6%。
目前,钢铁企业已经成为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行业所获利润很微薄。统计显示,2009年前11个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仅为448.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27%,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2.2%。
一条产业链,上、下游的生存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矿业巨头获利颇丰。2008财年,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净利润为153.9亿美元;虽有金融危机影响,2009财年净利润下降至58.7亿美元,力拓2008年净利润也达到36.76亿美元。尽管2009年矿石降价33%,但矿业公司的利润仍丰厚,必和必拓最近财报显示,其净利率达12.6%,中国的旺盛铁矿石需求,为国际矿业巨头打下坚实的利润基础。
另一方面,力拓事件为中国钢铁产业敲响警钟,刺激了政府神经,促使我们有所警醒。
力拓事件,令国内重新审视商业窃密的危害。国际矿山掌握钢铁产业的核心情况,国内各界却只有叹息,不仅为中国企业的保密意识差感叹,也为国际公司对中国钢铁情况的了如指掌而惊讶。即便是对方探听到了政府的谈判底线,也只能以侵犯商业秘密罪来追查。国内上下反思,这才有去年年中的保密法修改,并重点关注经济安全领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