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矿石谈判的艰难推进中,中国始终没放弃对长协价的坚守。
据海外媒体消息,全球矿商和日本钢铁制造商已达成初步协议,拟达成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由此基于年度合同的铁矿石定价体系将面临"被取代"。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中钢协内部人士表示,"中国会继续维护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该人士透露说,如果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价格体系,中国钢企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因此中国不会放弃争取长协价机制。
而对于铁矿石谈判结果是否已出来的传闻,中钢协方面则"不确认也不否认"。
年度定价机制面临改写
"在目前的条件下,中方已经没有必要去争取首发价了,还不如让三巨头与日本、欧盟去谈。他们谈出的价格可能对中方更有利。"一位钢企人士对称。
根据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日本市场和欧洲市场。而在东方,每个财政年度以日本铁矿石用户为代表与世界铁矿石主要供应商确定亚洲市场铁矿石产品价格。
22日,报道称全球矿商和日本钢铁制造商已达成初步协议,拟达成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分析人士称,如果这一协议最终达成,以往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将不复存在。
此前,中国商务部曾公开表态,中国的利益应在铁矿石谈判中有所体现,主张维护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并称会在必要时提供贸易手段支持。
不过,这一呼吁并未从实质上阻止矿商与日本的谈判走向。
记者了解到,三大矿商与日方要达成最终协议,还需突破一些重要障碍。但如果上述消息属实,中国在谈判中的地位无疑更加被动。"如果确认消息属实,中国再想单独征求一个长协价,难度会很大,甚至变得不太可能。"兰格钢铁资讯总监马力如是说。
年度协议价机制仍需修正?
"国内钢厂一直反对短期协议价格,但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坚持的长协机制还不好说。""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如是表示。
钢企的连续性生产流程特点,决定了铁矿石谈判更适于签订长期合同为主,因为现货铁矿石价格更加易于波动,尤其在上涨过程中涨幅远高于长期价。但是现在三大矿商的疯狂举动,让中国钢企很难抵抗。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