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尽管中钢协与我国钢厂仍未承认三大矿山的季度定价协议,但力拓公司已经宣布与除中国外的亚洲钢铁公司达成正式价格协议。有消息称,钢企人士透露已接到力拓对二季度矿石的正式报价,比此前约定的临时价格还要高出10美元/吨。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争取我国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再次引起人们的深思。
当前,面对铁矿石协议价格与现货价格发生倒挂的可能,中国钢企正面临两难选择:是对高价格妥协以争取稳定的原料来源?还是“控制成本”,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矿石?两种选择都很无奈。
季度定价成真
5月23日,力拓发言人杰维斯·格瑞尼表示,力拓已经“与中国以外”的亚洲钢铁公司达成了正式的二季度合作协议。这项正式协议的达成意味着早前一系列的临时提价协议已经得以解决,还将原材料定期定价从以往的年度体系转成季度体系。
虽然有钢企表示,由于中方尚未正式承认“季度定价体系”,因此此次力拓的报价的确不能看作是定价体系的 “正式转换”。不过,正如2009年一样,另行确立中国模式的希望非常渺茫。而日本钢厂已表示与三大矿山确定了最终的季度定价协议。
有消息称,根据力拓报价,其粉矿离岸价格为193.68美分/干吨度,块矿为217.68美分/干吨度。折算之后,品位63.5%的粉矿报价达123美元/吨 (FOB),块矿则达138美元/吨(FOB)。这个价格比中国钢厂与其约定的“临时价格”约110美元/吨,高出了10美元/吨。加上海运费用,整个二季度,国内钢企最终结算的品位63.5%粉矿价格将在135美元/吨左右。这一价格比2009年的基准价格高出整整一倍。接下来,中国钢厂就将根据此价格进行结算。
华东地区一家国有钢企矿石进口部负责人对媒体证实,力拓已经公布其二季度正式协议价。 “我们刚刚收到力拓发来的二季度正式价格,报价比临时价格更高一些。 ”
据报道,在报价文件中,力拓还声明,该价格限期从4月1日到6月30日。已过去的四、五月份的矿石最终结算价格,将以新公布的协议价为基础做出调整。而若按照4月矿石进口数、其中60%的协议矿计算,今年二季度,中国钢企将为此多支付超过400亿元的矿石成本。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