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矿石业务“周期性衰落”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力拓一方面寻求策略性突破,一方面实施战略多元化。
11月10日,力拓集团(Rio Tinto)宣布,其铁矿石产量将削减10%。
力拓集团一位内部人士称,“因为一些中国钢厂提出对力拓铁矿石推迟发货的要求,公司做出了减产计划”,“至于减产对未来影响如何,我们也不确定”。
这也为11月底即将开锣的“年度铁矿石谈判”奠定了基调。由于需求不旺,全球钢铁企业纷纷减产。并且,市场预计,2009年的铁矿石协议价格将下降30%左右。
对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力拓来说,这将意味着收入的锐减。但这并不在力拓的意料之外。
早在2006年,力拓董事长Paul Skinner就曾坦言,“毫无疑问,矿业是极具周期性的行业,产品的价格总在周期内振荡着。”
当时,Paul Skinner还特别提及了“中国”这一力拓的主要客户,“例如,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产品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在这个时候,你尤其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和资产管理方案。毕竟,经济发展周期总是有拐点的。”
减产以待
在铁矿石业周期之下,力拓选择了顺势而为。
力拓表示,其已将澳大利亚西部Pilbara矿区出口的铁矿石产量调整到1.7亿吨到1.75亿吨之间。2007年,力拓生产了约1.8亿吨铁矿石,比前一年上涨了9%。此前不久,淡水河谷也发布了10%的减产计划。
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表示,“这次减产计划,是针对第4季度中国需求的下降而做出的谨慎反应”。他同时表示,公司相信中国经济在经过一个“短暂、急剧的下滑之后”,在2009年会复苏。“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稳定。”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曾节胜表示,在同行业内交流的时候,一些美国行业专家预计明年的铁矿石协议价格将下降30%到40%。
事实上,降价已在进行。“截至11月20日,印度63.5%粉矿到岸价,70美元/吨。而相同品位的巴西南部粉矿到岸价为84.01美元/吨,澳大利亚纽曼粉矿到岸价为96美元/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