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近几年来,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不断出台有力的政策,也促使大规模的资金不断涌入,全民环保热潮正在不断高涨。作为环保业人士,大家都感觉迎来了一个环保行业新的春天。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下滑,传统的一些行业,比如煤炭、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都遇到了瓶颈和发展的困难,因此,国内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很多非环保类的企业,包括一些央企,如中车、中冶、中建等都开始转行加入环保行业中来。”在日前召开的2016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被业界称为“环保界一哥”的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以他在环保行业打拼20多年的经历和经验,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笔者:作为环保行业的资深领军人物,您认为自己是属于跨界者还是属于坚守者?随着国家对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您认为环保行业目前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
文一波:我可能既是坚守者又是跨界者,也可能都不是。说跨界是因为还在这个领域,说坚守是因为有点想跑的意思。我是在这个行业做的时间比较长的人,时常会感觉到很苦恼,也更能体会到业界人士的困惑。
目前环保产业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我个人认为,环保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环保行业是政策性趋动产业,而且是唯一的政策性驱动行业。对于这个观点,我大部分是认同的。但是我想说,政策和法规很早就有了,不是现在产业规模发展起来以后才突然出台很多新的政策,也不是标准突然发生变化了,而是过去政策法规没有执行到位,标准没有落地。环保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有以下几点:
一是环保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去大家都认为环保企业是治污的企业,现在我们认识到,很多环保企业是排放污染的主体,比如垃圾焚烧厂会产生很大的污染,运行压力非常大。过去大家一窝蜂进来的时候,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有钱就可以进来,现在看的确不是这样。环保的严格监管,无论是对已有工业排放的企业,或者是对城市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我觉得这才是催生市场的根本动力。最近环保督查组下去,一方面会查出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很多可上可下的或者可开可不开的企业就没有那么侥幸了,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推动力。
二是政策性越来越强,监管越来越严格。目前,环保法在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的政策性越来越强,监管也更加严格,让人很难再进行造假。比如上海的建筑垃圾外排,以前是开一个船,开了两三天,找到一个地方堆放就完了。以后这样可能就不行了。还有,以前建筑垃圾里面会带点生活垃圾,或者带点危险废弃物,以后再这样只进行简单处理肯定不行了。过去处理建筑垃圾不花钱,或者费用很低,未来估计会产生较高的费用。还有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会产生一般的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以后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不会那么简单了,可能要产生较高的费用。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