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装运机、铲运机采矿效率
装运机、铲运机采矿效率是指这些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其计算公式为:
#215;#215;机采矿效率(万吨/台·月(年))= #215;#215;机装运、铲运矿、岩量(万吨)
生产在册#215;#215;机台·月(年)数
计算说明:
(l)子项装运、铲运矿、岩石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生产在册设备的解释,参照露天、坑下共同性指标设备效率计算。
(四)年平均下降速度
年平均下降速度指标系年度指标,是综合反映开采强度及集中作业情况的指标。要与采矿强度、损失、贫化率等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掌子出矿量(吨)#215;(1一贫化率(%)
年平均下降速度(米/年) = #215;作业中段平均段高(米)
平均作业中段可采矿量(吨)#215;中段回采率(%)
计算说明:
(1)年平均下降速度以地下开采矿山为单位计算;
(2)作业中段只包括回采、出矿中段。不论这个中段作业时间长短,只要进行过作业,就应参加计算;
(3)平均作业中段可采矿量是指各中段在原有地勘提交储量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探矿及开采过程重新核定的储量。
(五)采矿强度
采矿强度是指坑下开采矿山平均每平方米采场面积,在一个月(年)内所采下的矿石量。其计算公式为:
采矿强度(吨/米2·月(年)) = 掌子出矿量(吨)
各采场面积之和(米2·月(年))
计算说明:
(1)子项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掌子出矿量一致。
(2)采矿场面积是指本期内进行回采的采场面积。不论这些采场当月是否采矿,其面积都应参加计算,但不包括没有开始采矿的备用采场面积。
(3)采场面积应按不同采矿方法分别计算:凡是沿矿体走向方向推进的,如长壁法采矿,按采幅真厚度与采场工作面长度乘积计算;凡是中段分层采矿的,如留矿法、充填法、无底柱法等均按中段(或矿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即矿房长度乘矿房宽度,当回采矿柱时为矿柱长度乘矿柱宽度。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