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具体的矿物都有具体的名称, 一般来讲, 矿物名称的获得也遵循一些规律: 1) 以化学成分命名, 如自然金, 它是以金为主要成分;
2) 以物理性质命名, 如橄榄石, 它是以橄榄绿色为特点;
3) 以形态命名, 如绿柱石, 常为绿色的柱状形态; 4) 以人名命名, 如袁复礼石, 袁复礼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5) 以地名命名, 如包头矿, 包头是我国内蒙的一个城市。 此外, 有些矿物名称是沿用我国古代的名称, 如水晶、雄黄、辰砂等;但更多是自不同外文名称转译而来, 如绿帘石(来自日文)、贝塔石(来自英文betafite)、地开石(dickite)等。值得注意的是, 从中文的矿物名称中我们可以大致获得矿物的一些信息, 如:
以“石”结尾的矿物名称, 如滑石、方解石等, 通常指的是非金属矿物;
以“矿”结尾的, 如辉锑矿、黄铁矿等, 指的是金属矿物; 以“玉”结尾的, 如黄玉、硬玉等, 指的是 可以作为宝石的矿物;
以“晶”结尾的, 如水晶、黄晶等, 指呈透明晶体的矿物; 以“砂”结尾的, 如硼砂、辰砂等, 指颗粒细小的矿物;
以“华”结尾的, 如锑华、铅华等, 指在地表形成的松散状的矿物; 以“矾”结尾的, 如胆矾、水绿矾等, 则指易溶于水的矿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