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辉石属于辉石族成员,硬度5.5~6.5,比重3.3-3.5,解理{110},解理中等至完全,解理交角87度。断口不整齐,无色至浅绿色,条痕为白色,略灰或略绿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
成因产状:透辉石和次透辉石是矽卡岩矿物之一,一些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亦有它们的产出。在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和热变质作用中,也有它们的形成。
主要产地:加利福尼亚州、南达科他州、科罗拉多州、田纳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新泽西州;魁北克省;瑞典;瑞士;意大利;芬兰;俄罗斯;朝鲜;日本。
名称来源:透辉石(diopside)这一名称来自希腊语,dis意为双的,opsis意为影像,因为它棱镜的形状可呈现出双重影像。
用途:透明的透辉石常被磨成宝石,但它主要用于收藏而不是用来制造珠宝。
鉴定特征:具辉石型解理和柱形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