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5.5~6,比重2.47~2.50,{110}解理极不完全,贝壳状断口,颜色呈白色或无色,有时带淡黄色、学肉红色或灰色,无色条痕,透明度为透明至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或光泽暗淡。折射率:No=1.508,Ne=1.509。白榴石色浅,经常呈完好的四角三八面体晶形,产于碱性火山岩中。
化学组成:组成成分相当稳定,仅有部分K可以被Na或Ca所置换。Na的置换量不超过13%,Ca则更少。理论成分:K2O 21.58,Al2O3 23.40,SiO2 55.02。
成因产状:白榴石见于第三纪以后或近代富钾而贫硅的火山熔岩中,在一些碱性浅成侵入中体中,有时也可见到有白榴石的产出。白榴石不可能与原生石英共生。 白榴石是提取钾和铝的原料。
(1)白榴石是属于硅氧不饱和典型的高温矿物,当他形成时,若有多余的SiO2存在,就将形成钾长石,因此白榴石不可能与原生石英共生的。(2)白榴石受到后期作用易变化为正长石和绢云母,亦可为霞石和钠长石所交代,但它们仍保留白榴石的外形,称为“假白榴石”或“变白榴石”。(3)白榴石受含钠溶液作用时变为方沸石;表生条件下变为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在白榴石变为方沸石或高岭石的过程中,成分中的钾转入土壤溶液,所以含白榴石岩石所形成的土壤常较肥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