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厦钨新能源XTC锂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巴莫公司签署无约束力意向书,拟共同开发阿根廷卡拉奇锂项目,巴莫公司可能收购该项目50%权益。这一动作不仅是中资企业海外布局的又一里程碑,更折射出全球锂产业格局演变中的战略逻辑重构。
阿根廷的“锂三角”引力
阿根廷的锂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其“锂三角”区域(胡胡伊、萨尔塔、卡塔马卡三省)占据全球22.4%的锂资源量,卤水锂矿开发成本优势显著。
随着米莱政府推行“大型投资激励制度”(RIGI),矿业成为外资涌入的核心领域。
数据显示,2024年阿根廷碳酸锂产量已突破23.5万吨,预计2026年将实现7倍增长。XTC选择此时加码卡拉奇项目,正是看准了这一政策窗口期与资源红利叠加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XTC的战略调整极具代表性:剥离西澳、韩国等非核心资产,集中资源聚焦阿根廷核心项目。
这一“断舍离”背后,是锂行业从“广撒网”向“精耕细作”的转型逻辑。当前全球锂价波动剧烈,中游加工产能过剩压力凸显,唯有掌控资源禀赋优异、开发成本可控的优质项目,才能在周期波动中占据主动。
从所有权到生态位重构
此次XTC与巴莫公司的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矿业开发的路径依赖。不同于中资企业此前通过全资收购或控股主导开发的策略(如赣锋锂业对Cauchari-Olaroz盐湖的绝对控制),XTC选择引入美国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权益让渡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绑定。这种模式既规避了阿根廷政策变动风险(如2024年青山集团因治理分歧退出Eramine项目),又可借助巴莫公司在电池材料领域的渠道优势,打通从锂资源到终端市场的价值链闭环。
更深层的变化在于产业分工的重塑。巴莫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供应商,其参与上游资源开发,反映出锂电产业链纵向整合的加速趋势。
这种“资源-材料”联动的合作模式,或将改写传统矿业开发中“资源方单打独斗”的格局,推动形成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开发体系。
盐湖提锂的ESG突围
在开发策略上,XTC的布局暗合行业技术迭代方向。参考赣锋锂业在Cauchari-Olaroz项目采用的“日照蒸发+光伏发电”工艺,以及紫金矿业3Q盐湖的沉淀法提锂技术,卡拉奇项目很可能采用低碳化、低水耗的提锂方案。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