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周四,现货黄金盘中暴跌逾100美元,最低下探3290美元/盎司,最终收于3304.98美元/盎司,跌幅达1.79%。这场由美联储鹰派预期、中美贸易谈判转暖与程序化交易踩踏交织的行情,揭示了全球资本对避险资产的短期博弈与长期分歧。
一、行情复盘:三大逻辑重挫黄金
美联储鹰派预期“空中加油”
美联储在5月8日凌晨宣布维持利率在4.25%-4.5%区间,主席鲍威尔强调“通胀黏性可能延长高利率周期”,市场对6月降息概率的押注从30%骤降至12%。实际利率(10年期TIPS收益率)反弹至1.85%,直接推升黄金持有成本。量化模型显示,3400美元上方堆积的690吨COMEX多头持仓接近历史极值,平仓压力加剧抛售。
中美贸易谈判“假曙光”削弱避险需求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宣布中美将于5月9日重启高层接触,尽管谈判目标仅为“缓和局势”,但市场仍解读为贸易战降温信号。数据显示,COMEX黄金期货单日成交额突破3800亿美元,3400美元上方的320亿美元多头止损盘被集中触发。
美元指数“暴力反弹”压制金价
美元指数单日上涨0.8%至99.5,创两周最大涨幅。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新增25.3万人)与ISM服务业PMI升至55.2,强化了经济韧性预期。高盛模型显示,美元指数每上升1%,黄金价格中枢下移约80美元。
二、资本暗战:谁在主导这场“多空绞杀”?
主权资本“逆势抄底”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央行5月继续增持黄金7吨,总储备量升至2295吨,连续第7个月增持。印度、土耳其单月购金量分别达12吨、8吨,试图对冲美元信用风险。
对冲基金“杠杆踩踏”
桥水基金单日减持黄金ETF约15亿美元,华安黄金ETF(518880)溢价率从1.8%收窄至0.6%,显示机构套现离场。散户则陷入“多杀多”困境:韩国投资者通过信用卡套现加仓的“1克金条”单日抛售量超50万件,隐含400亿级流动性危机。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