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收385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00元/吨,实现连续4日上涨。这一波行情背后,既有政策调控的直接推动,也折射出高端制造业对战略金属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一、价格上涨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1. 政策收紧:钨矿开采配额大幅压缩
资源管控升级: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全国钨精矿开采配额较2024年缩减12%,主因在于保护战略性矿产资源。作为全球钨供应核心国,中国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国际市场。
环保督察加码:江西、湖南等主产区开展“史上最严”环保督察,部分中小矿山因废水处理不达标被限产,市场供应进一步收紧。
2. 需求爆发:高端制造领域需求激增
航空航天领域:国产大飞机C929量产在即,单架用钨量达1.2吨;长征九号重型火箭发动机喷管用钨基复合材料需求增长200%。
新能源赛道:比亚迪固态电池生产线投产,单条产线年耗钨粉超500吨;华为光伏逆变器用钨铜合金订单环比增长180%。
半导体突破:中芯国际7nm芯片制程中钨浆料用量提升至45%,推动高端钨粉需求。
3. 成本支撑与产业链博弈
原料成本攀升:钨精矿价格涨至12.7万元/吨,APT(仲钨酸铵)加工费上调至3.8万元/吨,成本推动钨粉价格水涨船高。
龙头企业挺价: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等企业调整长单价格,散户市场跟涨情绪浓厚。
二、龙头企业动态: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并行
1. 厦门钨业:全产业链布局深化
资源端:控股的九江金鹭硬质合金公司完成智能化改造,钨精矿回收率提升至98.5%。
应用端:光伏用钨丝母线产能扩至120亿米/年,市占率超60%;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高熵合金电极材料进入中试阶段。
2. 中钨高新: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数控刀片产能:株洲钻石切削刀具公司新增2000万片/年产能,产品均价较普通刀片高300%。
硬质合金突破:航空航天用硬质合金棒材订单排至2026年,出口至欧洲空客、美国波音的定制产品同比增长240%。
3. 江钨控股集团:循环经济模式落地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