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262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000元/吨,延续了近期钴市场的强劲走势。此次价格上涨背后,刚果(金)的出口政策调整、全球供需格局变化以及技术替代压力成为关键影响因素。 一、刚果(金)出口禁令:供应收缩的直接推手
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2024年钴产量占全球76.4%。2025年2月,该国宣布实施为期四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并于6月21日再度延长三个月,旨在缓解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及价格低迷的困境。据测算,禁令预计减少全球约20万吨钴供应,占年供应量的40%,直接推动国际钴价从九年低点反弹。
刚果(金)的政策意图不仅限于短期救市,更在于通过限制初级产品出口,推动本土精炼产能建设,争夺全球钴定价权。这一战略转型导致中国等主要消费国面临原料采购渠道调整的压力,短期内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
二、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与消费电子复苏
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增长,但技术路线分化对钴需求产生复杂影响:
▶高镍三元电池普及:NCM811/NCA电池单吨钴用量降至0.12kg/kWh,抑制了动力电池领域的需求增速; ▶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回升:2024年其市占率达43%,无钴特性进一步挤压钴需求空间; ▶消费电子领域复苏:折叠屏手机、AR/VR设备等新品单机钴含量较传统机型提升40%,2024年第四季度钴酸锂正极材料采购量环比增长21%,为钴需求注入新活力。
此外,高端工业领域需求持续增长:航空航天领域国产C929客机项目及军用发动机量产拉动钴基高温合金需求同比增长25%,军工领域电磁炮等装备对高纯钴需求激增15%。
三、替代压力与供应多元:印尼崛起与无钴技术突破
印尼凭借红土镍矿伴生钴资源,2024年钴产量占比从不足1%升至11%,成为全球第二大供应国。其钴中间品到岸价仅15820美元/吨,较中国冶炼企业成本低37%,对传统生产国形成竞争压力。印尼产能的快速释放,预计将在2026-2027年引发阶段性供应过剩,抑制钴价上涨空间。
技术替代方面,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实现“零钴化”,比亚迪宣布2025年全系换用三元电池,无钴正极材料2025年市占率预计达18%。尽管短期难以颠覆钴在动力电池中的地位,但长期需求增速已从2020年的22%降至2025年的9.77%。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