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锑矿床类型多、规模大,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对我国的锑矿床大致有3种分类。
一是根据矿体形态,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和矿石建造等,钟汉、姚凤良主编的《金属矿床》(1987),将锑矿床分为3个类型,即①层状、似层状锑矿床,②热液脉状锑矿床,③红土层中的残积锑矿床。
二是以成矿作用为主,结合成矿物质来源及主要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乌家达、张九龄(1996)将中国锑矿床划分为6个类型,即①沉积改造型,②喷流沉积改造型,③火山沉积改造型,④沉积变质再造型,⑤岩浆热液充填型,⑥表生堆积型。
三是以含矿岩系为主导,兼顾矿床产出地质背景、成矿环境、物质组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乌家达等将我国锑矿床划分为7个类型,即①碳酸盐岩型,②碎屑岩型,③浅变质岩型,④海相火山岩型,⑤陆相火山岩型,⑥岩浆期后型,⑦外生堆积型。这种分类的优点,是简明实用,有利于找矿、勘探、开采。该分类已编入在《中国矿床》专著(上册,1989,1994)。7个类型主要地质特征如下: 、
(1)碳酸盐岩型锑矿床 这类矿床赋存于碳酸盐岩系地层内,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经热卤水改造而形成的矿床。含矿岩系为一套多陆源碎屑的碳酸盐岩,大多数矿床以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个别矿床以燧石岩为主。矿床明显地受沉积因素制约。矿体常限于一定层位沿层间构造充填,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与地层整合,仅局部地段有小角度斜交,具多层性;也有的以脉状为主。矿床规模多为大型,个别的为超大型。典型矿床为湖南锡矿山、云南木利等锑矿床。
(2)碎屑岩型锑矿床 这类矿床含矿岩系为海相(滨海局部洼地、陆地边缘)碎屑岩,即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也常夹较多的不纯碳酸盐岩。其中常见有机质及黄铁矿。成矿物质来自矿源层,主要经成岩期后深循环热卤水改造而形成的矿床。矿体多为脉状,产于细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过渡部位,或者不整合面上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规模为大中型,典型矿床为贵州半坡锑矿床。
(3)浅变质岩型锑矿床 这类矿床含矿岩系为细碎屑岩夹火山沉积岩,形成Au、Fe、Mn、Cu、Pb、Zn、W、Sb、Hg的火山沉积物矿源层,经各种改造作用,使这些元素发生空间分离,分别形成钨锑、金锑、金锑钨石英脉型综合矿床。矿体形态以脉状和脉带为主。次为扁豆状、透镜状等。矿床规模中小型居多,个别的为大型。典型矿床有湖南沃溪、龙山,陕西公馆,甘肃崖湾等锑矿床。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