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合岩 混合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说明其形成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如果脉体平行于基体的片理分布,二者呈深浅相间的条带状,这种混合岩称条带状混合岩,又名顺层混合岩。一般认为是由脉体物质顺原岩的片理、片麻理注入而成。有时脉体呈树枝状,则称树枝状混合岩。有时脉体呈网状,则称网状混合岩。有时脉体呈眼球状或串珠状,称眼球状混合岩。所谓“眼球”,是呈纺锤形的钾长石晶体或长石和石英的集合体,顺基体片理或片麻理方向排列,主要由注入-交代作用形成。有时脉体在基体中呈肠状褶皱,称肠状混合岩。说明脉体在注入、交代过程中伴随着变质岩的塑性变形过程。有时因基体片理不发育,被脉体分割成大小不同的角砾状,称角砾状混合岩。若基体中暗色矿物集中成大小不一的团块或斑点状,远看呈云雾状,与脉体界线不清,称为阴影状混合岩。
2.混合花岗岩 是混合岩化作用最强烈的产物,基体脉体已无法分辨,其矿物成分相当于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混合花岗岩常与各种混合岩共生,一般无明确的界线;岩石中往往残留原岩的片理、片麻理等;岩性成分、结构和构造常有局部变化;并且不具有像岩浆成因的花岗岩那样的岩相分带、围岩蚀变等现象。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