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煤价上涨周期,以煤炭市场供需失衡为支撑,以全球通胀为大环境,以国内能源价格改革为背景,受到煤炭运能接近极限的制约,因此,本次上涨的基础更加坚实,上涨周期也将相对较长。
预计2008年全年煤炭需求和供给量将分别达到27.4亿吨和27.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5%和9.5%。考虑到煤炭库存和突发事件的影响,2008年煤炭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供需缺口。其中,2008年发电用煤预计达到14亿吨,同比增加8700万吨;钢铁用冶炼焦煤和无烟喷吹煤消费量预计分别达到4.3亿吨和67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和13.7%。在限价政策的约束下,合同电煤出厂价将保持相对平稳,中转价格也会出现回落;炼焦煤和无烟煤价格市场化传导较为顺利,价格预计还有较大上涨空间。
我们保守假设2008、2009、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0%、9%、8.7%,考虑节能降耗的因素,假设万元GDP煤耗分别为1.02、1.0、0.98吨原煤,则2008、2008、2010年国内煤炭消费量将分别达到28亿吨、29.9亿吨、31.9亿吨,平均年增2亿吨。根据煤炭产能释放情况,我们认为,年增2亿吨煤炭需求基本能够被满足,在2010年之前我国煤炭供需将维持脆弱平衡,煤价上涨的动力依然强劲。
分煤种来看,2009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预期将上涨。考虑到目前市场煤与合同煤价格之间较大的差距,为维持重点合同电煤的稳定供给,保证煤企生产的积极性,我们预计政策限价的措施不会延续。钢铁行业存在高炉大型化趋势,这将使得优质主焦煤和无烟喷吹煤的需求进一步放大,从而为其价格上涨提供支撑。无烟煤涉及到的下游行业较多,主要有钢铁、化肥、建材、发电等,对无烟煤价格进行统一政策干预的难度相对较大。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市场供需状况,我们认为,政策调控的重点将集中在对中间环节的整顿及资源价格改革上,煤价上涨速度将趋于平稳和理性。
虽然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但实际产能滞后释放,短期内市场供给仍偏紧。2008年1-6月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23亿元,同比增长42%,相比2006、2007年出现明显反弹。但是,由于新增煤矿资源有限,当前投资多集中在对现有煤矿资源的整合与技改扩能上,且项目建设周期约有2年时间,形成实际产能的时间相应延后。因此,未来两年煤炭有效产能不会出现大规模集中释放,对市场不会形成冲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