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的持续走低和远期运费的大幅下跌明确显示,中国铁矿石和钢材市场的需求疲软状况可能持续。
综合媒体10月7日报道,分析师和市场参与人士表示,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BalticDryIndex)的持续走低和远期运费的大幅下跌明确显示,中国铁矿石和钢材市场的需求疲软状况可能持续。
这对于那些期待中国的需求在2008年早些时候因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而减缓后将出现回升的出口商来说是个坏消息。
这也意味著原本预计在第四季度将回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也不会出现期待已久的反弹。
摩根大通(JPMorgan)海运分析师JohnsonLeung表示,展望未来,中国的钢材需求(最终将影响铁矿石需求)对于运费能否出现反弹至关重要。未来几个月,运费回升与否取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能复苏。房地产业是中国主要钢材消费领域。
花旗集团(Citigroup)在一份报告中表示,8月份中国粗钢产量增幅由7月份的8.8%降至2.4%,未来几个月的数据可能受到密切关注,以观察是否会在奥运会之后出现回升。
一些人此前曾预计中国需求的放缓只是短暂的,但目前人们越来越担心需求可能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复苏,运输市场的表现正反映了这一担忧。
截至10月1日,波罗的海乾散货航运指数自9月22日以来已下跌39%。该指数10月1日跌6%,至3,025点。同期远期运费协议价格下跌超过50%。
印度现货铁矿石离岸价格已从2008年早些时候约每吨145美元的峰值降至每吨80至90美元。
印度是现货铁矿石主要销售市场,而澳大利亚和巴西最大的一些铁矿石生产商则倾向于通过每年商定的长期合同出售铁矿石。
印度公司的管理人士预计,截止日期为2009年3月31日的当前财政年度,印度铁矿石出口量将降至7,000万至8,000万吨。
印度2007至2008年出口了1.04亿吨铁矿石,其中大部分销往了中国。
据花旗集团的报告,由于中国的港口仍积压有大批铁矿石库存,同时钢材生产放缓,因此铁矿石需求前景严重恶化。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