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后,青岛、日照这两个港口城市的政企代表团纷纷造访山西,对晋中南煤炭出海铁路大通道的下水港口选址进行公关游说。吸引他们的,不只是山西的煤,更有远在巴西的铁矿石。
诱因是山西不久前发出的一个信号:山西将携丰富的焦煤资源与巴西发展铁矿石贸易,通过钟摆式大体量运输,在山东筹建一个中国铁矿石期(现)货交易市场。
显然,大量的铁矿石上岸将激活一个北方亿吨铁矿石大港
争夺世界铁矿石交易话语权
“这绝非书斋里的设想,既有筹建基础,又是在未来与铁矿石巨头谈判中赢得话语权的迫切需要。”10月6日,李霆指出。
李是山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院院长,也是在山东建立中国铁矿石期(现)货交易市场的积极的首倡者。
去年,全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3.9亿吨,而青岛、日照两个港口铁矿石吞吐量就达到了1.35亿吨,所占比重超过1/3。
“毗邻的两个港口有这么大规模的铁矿石吞吐量,居然没有形成一家铁矿石期货(现)货交易市场。”李霆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在这样庞大的消费市场没有期货市场的话,一旦生产地建立期货市场,中国在未来与铁矿石巨头谈判中就会更加被动。
去年5月,巴西总统卢拉在出席全国钢铁工业会议时说,巴西不能坐视中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不能眼睁睁看着淡水河谷公司将铁矿石装满货船”,要加大投资新建钢铁厂。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巴西淡水河谷早就不满足于仅仅供应铁矿石,将触角伸向了中国的焦煤生产企业。
2006年,淡水河谷投资2660万美元与兖矿集团合资成立了山东兖矿国际焦煤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年产200万吨优质焦煤和20吨甲醇,淡水河谷占有合资公司25%的股份,并拥有合资公司产品在巴西的独家经营权。
但显然,仅兖矿焦煤一家远远不能满足巴西钢铁业的胃口。
根据巴西钢铁联合会主席在去年提出的目标,巴西将于2010—2012年间,把巴西钢铁产量从目前的不到3100万吨提高到6600万吨。
李霆估算说,每吨铁矿石炼钢需要0.5吨焦煤,巴西要走矿钢一体化的产业道路,至少需要1700万吨焦煤。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