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考虑到消费者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悲观预期,纷纷减少铜库存,生产者也进行保值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欧洲国家受美国危机影响较大,预计2008年全球消费量将达到1846万吨,小幅增长1.9%,全年铜市场供应可能过剩3万吨。
铜供给增长受制铜精矿
2008年,全球铜产量小幅增长,铜精矿市场更显紧张。
劳动合同纠纷仍然困扰着铜市场的供应,波兰KGHM公司拒绝了工会提出的增加工资要求,超达公司在加拿大和秘鲁的矿山也将在9月及年底重新启动劳工谈判,这些都给四季度的铜生产造成影响。
虽然品位下降和罢工影响了铜矿开采,但是在高利润刺激下,全球铜矿产量将上升,预计全年铜精矿产量将达到1287万吨,同比增长3.8%。但由于中国铜冶炼扩建能力较大,原料紧张,铜精矿本年将短缺40万吨。根据安泰科统计,2008年我国新增粗铜产能35万吨,占全球新增产能43%,需要铜矿110万吨左右,而国内上半年铜矿产量只增加约40万吨,需要进口弥补。
原料紧张程度,我们可以从加工费走势看出端倪。2004年我国铜精矿进口下降以后,2005-2007年我国进口铜精矿逐年增加,2008年将继续增加,估计全年将超过500万吨。但铜加工费却一路走低,2008年三季度中国进口铜综合加工费更是下降到13美元/磅,进口铜精矿早已无利可图。
铜矿产量增长有限,也决定了铜产量增长有限。根据CRU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球精铜共生产895万吨,同比增长2%,今年铜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中国、智利,有趣的是美国铜产量开始回升。预计全年精炼铜产量将达到1849万吨,同比增长1.8%。
CRU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球精铜消费917万吨,同比下降了0.5%,其中,美国消费量103万吨,同比下降了9.7%,整个西方国家消费量601万吨,同比下降了3.2%。从上半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次级债危机对全球铜消费影响比较明显,最少是改变了铜消费的增长速度。(中证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