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依然是制约钢厂盈利的重要因素,其中铁矿石涨价因素不容小觑。

2011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能高速释放,产量居于历史高位。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1—5月,全国粗钢产量29035万吨,同比增长8.5%;钢材产量35866万吨,增长12.3%。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6月下旬全国76家重点企业粗钢产量为1692.31万吨,较上一旬增产3.21%。基于还有3家企业未报产量,据估算,当旬全国粗钢产量可能达到2018.05万吨,日均产量可能首次突破200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粗钢产量的增速已经明显减缓。1—5月,全国粗钢产量增速同比减缓15.3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增速也同比减缓15.2个百分点。这表明市场承接力已经开始下降,尤其是随着夏季的到来,国内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施工受到影响,生产企业陆续进入维修阶段,长材板材需求都将有所减弱,钢材市场将进入传统淡季。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目前全国钢材社会库存开始出现上升。7月1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指数为166点,比上周上升0.07%,由上周的下降转为上升,但仍比上月下降2.7%,比去年同期下降6.29%。
由于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较突出,上半年钢材价格在低位区间波动。国家发改委公布信息表明,5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136.04,比上月提高2.24点,同比提高13点。考虑到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年内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业内普遍认为,下半年钢材市场的冷与热将直接取决于保障房的建设进度。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