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后,由于电厂存煤丰盈,煤炭价格一路下跌,形成较为坚挺的“买方市场”格局。但这种格局或将被打破,煤炭价格将出现拐点。
最新数据显示,曾连续数周维持在17天以上的沿海六大发电集团的存煤出现骤降,其中粤电8月5日当周降幅高达23.44%,存煤降至10天左右,接近电厂库存的预警线。
不仅如此,作为煤炭价格风向标的港口海运费和坑口价也在反水。港口海运费8月10日当周止跌企稳并小幅上涨2元/吨,而煤炭供应上游的山西、内蒙古和坑口价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扬,最高涨幅达30元/吨。
政策方面也在夹紧煤炭供需的通道,目前已有多个省份重新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
对此,专家表示,夏季用电的翘尾和入冬储煤高峰的到来,将再度加紧电煤的需求,加之上述因素影响,预计9月初煤炭价格将继4月份飙涨后再次触底反弹。
六连跌背后
截至8月10日当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综合平均价为829元/吨,连续第六周保持下跌,六周内整体每吨下跌14元。“6周内仅降了14元,说明动力煤价格下跌动力严重不足,买方市场的格局依然很弱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表示。
这一数据在4月份传出“电荒”消息后曾出现14周连涨,从767元/吨飙涨到843元/吨,整体上涨76元/吨,涨幅近10%,一举创下该价格体系自2010年9月创办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刚刚完成的六连跌,却与之相去甚远,六周下降14元,平均每周下降2元左右,跌幅还不到1.7%。“当前国内沿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的连续微幅下调,更多地受到了保持高位的北方中转港口煤炭库存以及下游电煤消费企业因资金短缺所致低开工率等因素的影响。”海运煤炭网资讯中心曾波表示。
然而跌势或将到此为止,买方市场的格局将再次华丽转身,成为卖方市场的格局。“海运费和坑口价已经开始出现止跌和上涨的势头,加上这几天各地用电量激增,电厂的存煤下降很快,预计9月初前后,新一波的反弹就会出现。”李朝林表示。
海运煤炭网的数据显示,此前连续八周保持下跌的国内煤炭海上运费8月10日当周逆市上调。自6月9日以来,秦皇岛港煤炭海上运费连续八周整体下挫13元,至广州港方向的煤炭海运费由6月9日的82元/吨直落14元达68元/吨。而8月10日本周,秦皇岛港2万~3万吨船型至广州港的煤炭海运费已环比上涨2元至70元/吨。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