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时间的上涨之后,各类稀土产品的价格开始掉头向下,一股对价格暴跌的恐慌开始在8月市场中蔓延。“许多囤货的卖家开始抛售,大家对价格都吃不准。”8月8日,一位江苏稀土冶炼企业负责人表示。
8月11日,国家六部委对稀土行业开始的新一轮检查整治成为稳定价格的希望所在。“如果执行力度非常强,不让非法稀土产品流入市场,价格就会稳定下来。”包钢稀土公司总经理张忠表示。
不过,依靠指令性计划的执行来控制价格的做法能维系多久呢?随着国外矿山纷纷投产,未来三五年后,至少在轻稀土供应方面,中国的绝对优势地位将遭遇挑战。
有价而无市?
过去半年稀土价格的猛烈涨势,一些行业内人士认为并非正常现象。“光价格涨这么高是没用的,要有市场交易行为才行。”中国稀土学会的一位负责人在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论坛上对本报表示。在他看来,当前的市场是一个有价无市的市场。
截至6月底,今年中国稀土出口的总额度不过约7000吨左右(以氧化物计),相比2010年同期,跌幅超过60%。而商务部今年下发的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则有14446吨。“价格炒得比较高,国外一时接受不了。”张忠解释称,从7月份开始,国外的需求方陆续开始接受现有的价格。“我们过去几个月内因价格而谈不下来的合同,7月份也陆续签约。”
但江苏一家拥有稀土出口配额的企业却持不同看法。“需求还是非常弱,大家都在观望,特别最近几周价格开始下跌之后。”
业内普遍的一种观点是,过去几个月稀土价格的飙升属于非正常状况,高涨的行情背后是大量游资涌入稀土行业进行炒作。“一些毫无关联的人也进来抢购囤积。”上海某稀土贸易公司一位总监这样表示,他认为目前的囤积量甚至已经足够市场使用两年,“国家的整治行动执行很重要,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暴跌不可避免”。
事实上,价格的下滑已经开始,最早改变上涨势头的是镨钕类产品。根据瑞道金属网的统计,自7月8日起,氧化镨钕的价格就开始下滑。而截至8月12日,市场上已经出现130万元每吨的氧化钕报价,而在7月初,氧化钕的价格还在150万元每吨。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