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与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良化工”)签订协议的两名承运人,将5000余吨铬渣非法倾倒在曲靖市麒麟区农村的路边和山坡上,造成当地农户的77只牲畜死亡。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8月17日发布消息说,此次污染事件是一起影响人畜饮水安全的严重事件。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危险废物的转移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环保部门要对转运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在连日来的调查中发现,陆良化工的危险废物铬渣被大批量运往贵州,但监管部门陆良县环保局在此次污染事故发生之前居然毫不知情。
企业未依法报批,环保部门毫不知情
据专家介绍,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作为一种毒性较大的危险废物,在转移时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必须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保部门申请领取联单,并在转移前3日内报告移出地环保部门,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保部门。
在向移出地环保部门申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后,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移出地环保部门、运输单位、接受单位和接受地环保部门都应在转移的每一个环节履行核实、填写联单并保留联单回执、存档等手续。
换句话说,如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危险废物从产生单位到接受单位的每一步,都应在环保部门的监控之下,以保证转移过程的绝对安全。
但在此次铬渣污染事故中,这些规定完全被视若空文。陆良化工总经理汤很不情愿地承认,他们并未向环保部门报批。
汤再扬说,由于铬渣含有的部分成分使其可以代替石粉作为烧结矿辅料,因此该公司与一些炼铁企业签订了铬渣供应合同。他说,由于几乎是请求对方帮忙处理,所以不但不收取费用,反而由陆良化工承担运输的费用。
在该公司与贵州省兴义市三力燃料有限公司签订的铬渣供给合同上看到,约定的运输费用为100元/吨,每运输完2000吨做一次结算。汤再扬说,运输的车辆和人员都是对方找来的,陆良化工并不知道他们的资质。陆良化工只负责把运输费用结算给对方,由对方再付给承运人。
根据相关规定,危险废物的运输工具应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要求。在此次事件中两名非法倾倒铬渣的嫌疑人均是个体运输户,不具备运输危险废物的相关资质。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