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稀土开采点就是‘8·15’事件后刚停下来的开采现场。”陆河县上户镇村民叶金生指着眼前被开肠破肚、裸露着大量黄色和白色泥沙的巨大山体说。
重叠修建起的巨大蓄水池浸矿池和沉淀池,由于缺少植被的缘故,再加上近期降雨的冲刷和水土流失的影响,整个山体的剖面沟壑纵横,犹如一个微缩的黄土高原。
叶金生说,采矿过程中经过化学反应的稀土矿顺着管道流入浸矿池,而废水则直接排放到山脚下的水塘中。污水顺流而下,在将整个水系严重污染的同时,由于大量林地、植被、稻田的生态被破坏,还诱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叶金生表示,由于污染的原因,他家六七亩地的产量只有原来的1/4,目前最让人担心的还是饮水问题。
这样的场景在陆河并非孤例,类似的非法稀土开采点几乎遍布全县。陆河县政府一份内部统计显示,在上护镇新坑水库边、寮背窝、新田镇新坑径、水唇镇柏树等地存在非法稀土采矿场数十个,非法开采稀土面积达近千亩。
在国家因保护稀土资源限制开采总量消减出口配额导致国际市场稀土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在广东省的粤西及粤北稀土储量丰富的汕尾、梅州、揭阳等地,刮起了一股非法滥采稀土资源的风潮。
针对上述情况,民盟广东省委前不久曾经以提案形式向广东省政府提出《关于健康有序开采稀土矿的建议》。《建议》指出,目前广东在稀土矿开发中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亟待有关部门重视并加以解决。
“8·15”事件
“‘8·15’是陆河县取缔非法稀土开采行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叶金生表示。
叶金生所说的“8·15”事件,是指今年8月15日陆河县开展的大规模取缔非法稀土采矿点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上户镇下垅圩、护南、护二、大各等村子的上千村民自发跟随陆河县国土、公安等部门组成执法队伍参与行动。
叶金生认为,政府的整治行动实际上是在村民自发保护自己生存环境行动的背景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行动”。
8月中旬,陆河县普降大雨,大量稀土采矿点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流入下垅河和新坑水库,导致水里鱼虾大量死亡,发出刺鼻的恶臭。护二、护径、护南等村的部分村民出于对用水安全问题的忧虑,酝酿组织起来自发捣毁稀土采矿点。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