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预计,中国稀土很可能成为欧美国家下一个针对的目标。
争端持续三年之久
该争端起源于3年前。2009年6月,美国、欧盟向WTO提起诉讼,认为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等九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以及价格和数量控制,违反了中国入世承诺,造成其他国家在钢材、铝材等的生产、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
随后墨西哥也提出类似诉讼。此后,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
最新发布的WTO上诉机构裁决报告在几个重要问题上支持中方的上诉请求,纠正了专家组此前的部分裁决,但仍然裁定中国对多种工业原材实施出口税和配额违背了WTO规则。据了解,相关报告将在W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后,成为生效裁决。
中国稀土成争抢对象
这一裁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其不仅影响到中国铝土矿、焦炭等9种工业原材料的出口形势,下一步还有可能涉及中国的稀土出口。由于稀土是很多重要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成为西方国家紧盯的目标。
“上述裁决一旦生效,西方国家下一步就有可能据此施加压力,要求中国放松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暨南大学教授郑英隆对羊城晚报记者分析,中国对9种工业原料出口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但世贸组织裁定不符合“例外条款”的条件,确实令人遗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