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经济出现的衰退,煤炭市场结束十年黄金行情,转而开始持续下挫。进入2014年,煤炭价格加速回落。在煤炭主产区山西,整体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山西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价格已逼近生产成本线,近半煤炭企业亏损,超过10%的煤炭企业停产。
随着煤企进入信贷“黑名单”以及国家对煤炭在能源配比上的日益减少,全国煤炭行业的冬天会更加寒冷。一些迹象表明,虽然政府为煤炭自救提供了财力支持和政策支撑,但对山西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山西经济走出煤炭围城,要走的路还很长。
煤炭行业面临困境已是业内共识。各大煤矿内到处堆满煤山的景象今年仍然有可能再现,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依旧突出,库存增加,效益下降,煤成了烫手山芋已是行业最大风险。
这意味着,我国煤炭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煤价会大幅下跌。
事实上,由于库存增加,效益下降,目前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五成,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欠发工资,拖欠养老保险金等问题突出。
2009年之后,山西煤炭走势持续低迷。在此背景下,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鹊山精煤)160名职工面临的不仅是公司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更要面对未来能否顺利退休的问题———鹊山精煤累计拖欠了近5000万元的养老保险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分析说,造成煤炭市场供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煤炭市场需求不旺、产能建设超前、进口规模较大等。
尽管前段时间各主要产煤区库存减少,企业压力减少,但煤价触底的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煤炭不景气的局面并未有所改观。今年两会,被称为有牙齿的最严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惩治措施最严格。可以预见,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会进一步减少,煤炭企业陷入以量补价泥淖极有可能再次出现。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也影响到了矿权交易。
有数据显示,非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比重中约占10%,而煤炭在能源比例中占近90%。“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来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主体地位是难以改变的。尽管我国一再缩小煤炭在能源中的占比,但未来至少需要15年到20年的时间才能够替代另一种能源结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