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对于矿石市场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好机会,但是现在国际市场仍旧萧条,尤其是铁矿石市场,本周二铁矿石的价格跌至52美元/吨,达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由于中国是铁矿石主要的进口国,现在中国需求放缓,不利于矿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低成本矿石充斥着全球的市场,导致供应过剩的进一步加剧。
3月31日,国内铁矿石期货1509合约开盘后不久就急速跳水,再创出新低400元,收盘下跌3.61%,铁矿石已经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也再次创出2013年10月该期货合约推出以来的最低价格。虽然3月30日我国推出了房贷新政,但仍然难以消除市场对于铁矿石产能过剩加剧的担忧。
经过连年下跌,铁矿石价格从2010年4月14日最高193美元/吨开始调整,下跌至本周二52美元/吨,下跌幅度达73.06%。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跌,现在非主流矿和一些高成本矿已经部分淡出市场,但是考虑到整体的供需格局仍然没有达到平衡,矿价或许仍有一定空间。
进口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跟主流矿山不断产能扩张有关,只要国外矿山不控制产能,铁矿石价格战终究停不下来,直至打到国外矿山的成本甚至以下。淡水河谷之前是第一大矿山,这几年因为成本问题已经逐步被力拓超越。
现在主流矿山的排名应该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必和必拓跟淡水河谷差不多,淡水河谷海运周期长,需要先经过新加坡再转运到中国。去年是国内矿跟国外矿的竞争,现在已经发展成主流矿山之间的竞争,目前普氏52美元,已经打到FMG的成本线,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亏损,主流矿山亏损在过去几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数据,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6.62亿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粗钢产量达到8.227亿吨,同比增长0.9%,在全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9.7%降至49.5%;欧盟28国、北美以及亚洲地区均保持小幅增长势头。总体来看,钢铁主要生产国排名变化不大,中国的铁矿石需求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当四大矿商面对中国这样庞大的消费体时,都会尽力争夺市场份额挤出其他高成本矿山,同时通过薄利多销加速收回投资成本。比如,去年力拓到钢厂推销长期协议,而淡水河谷大船进驻中国港口与港务局合作建立矿石分销基地,FMG折扣升级。上述矿山不惜血本的运作,其目的都在为了自己的货能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一位从事铁矿石贸易的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