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中国钢铁企业要求铁矿石的定价和不断下跌的现货价格进行挂钩,这无意中帮助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进一步掌控全球的铁矿石市场。
尽管铁矿石价格下挫,全球最大的三家生产商--澳洲的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一直乐于按照或以接近铁矿石现货的价格出货,而他们的小型竞争对手则难以盈利。
小规模生产商,包括澳洲的高成本矿企,希望继续根据长期均价敲定供应合约,对冲市场未来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对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市场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但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中国的买家却不想这么做,许多中国的钢铁企业要求船货价格尽可能贴近发货日期的现货价格。
“定价在钢铁企业十分普遍,以前定价完全是以每月平均价格为基础,现在你会发现,钢企和交易商或许试图考虑到行业低潮期的影响,提出的报价周期可能在两周左右,”澳洲铁矿石生产商BCIron执行长MorganBall说。
这对中国钢企而言十分合理,因为铁矿石价格已经跌破每吨50美元,为至少2008年以来首见。但这样做可能会巩固铁矿石三大供应商的市场主导地位,因为市场最终反弹后,其他存活下来、并能提供定价基于长期均价的供货合同的竞争对手减少。
力拓和必和必拓对于置评要求没有回覆,淡水河谷也拒绝就此问题发表任何谈话。
铁矿石行业在2010年放弃了沿用40年之久的年度协议价格供货合同体系,市场定价进一步以现货价格为基础,之前几年原油和天然气等其它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钢材消费量在世纪之交激增,铁矿石价格劲扬。但与2011年达到的将近每吨200美元高点相比,目前价格已经跌得还不到四分之一,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料将放缓至25年来最慢。
“如今钢厂更加愿意购买定价接近运抵日期的船货。钢厂只希望尽可能多地以现货方式购买,因为市场正在飞快下跌,”上海一位铁矿石交易员说。
铁矿石价格相关图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