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的猜测与呼吁中,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最终以一纸协议确定了双方的联姻关系。
11月5日上午,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在日照碧波大酒店签订了重组意向书。山东省钢铁产业整合的序幕由此拉开,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因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据了解,就在重组意向协议签订的当天,还有“日钢280亿卖给了山东钢铁”的传闻。此数据是否属实?对此,邹仲琛说:“目前,双方仅是签订了意向协议书,表明了收购日照钢铁的态度。至于收购的价格,还将等到对日照钢铁的资产进行评估之后,方能定价。”
邹仲琛形象地比喻目前重组所处的阶段:“双方只是有了初步的意向,正如两个人谈恋爱,还需进一步了解。”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重组方案出炉,需待山东钢铁集团对日钢进行进一步接触和评估。“距离实质性的重组还需几个月的时间,现在要做的是尽职调查、资产评估和相关法律工作。”邹仲琛说。
至于山东钢铁集团能否拿得出280亿元的收购资金?据消息人士透露,山东省各大银行已提高了对山东钢铁集团的授信额度,总的授信额度已达2000亿元,全力支持山东钢铁集团重组。
在5日的签字仪式上,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副市长侯成君,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陈刚到场,为此次重组更增添了不少政府色彩。虽然如邹仲琛所言,此次重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姻,但若是没有政府的助推,这条重组之路将会走得更加坎坷。
作为山东省钢铁产业整合的关键一步,钢铁网的一位人士认为:“这次整合属于山东省政府对山东钢铁业的整体规划,也和当前国内钢铁行业的政策一致,就是改变小而散的局面。日照钢铁享有交通便利的优势,这是山东钢铁所需要的。莱钢和济钢加起来的产能在2500万吨左右,而日照钢铁有1200万吨左右的产能,重组后山钢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
作为联姻的双方主角,重组将面临巨大挑战,也将会有所收获。目前最大的难度在于所有制不同和经营模式的差异,包括人事调整的磨合。
一个国有背景下成长的钢铁集团,一个民营钢铁企业,山东钢铁需要日钢的经营模式,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再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没有一个相当好的经营模式是不可能的;而日钢需要山东钢铁的国有背景,因为国家对钢铁行业现在的限制很多,尤其是对民营企业,背靠山东钢铁可以得到一些便利。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