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209.59点,环比上升12.10点,升幅为6.13%,环比由降转升。5月以来,直接进口铁矿石到岸价一度攀上60美元/吨大关。这是反弹还是逆转?铁矿石价格走势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从具体数据看,4月末,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为211.95点,环比下降14.10点,降幅较上月加大4.84个百分点;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208.92点,环比上升19.43点,升幅为10.25%,环比由降转升。这表明,铁矿石价格指数回升主要是进口铁矿石价格回升所致。
监测显示,4月份,在国产矿价格继续下行的情况下,进口铁矿石价格经历了一个波动反弹的过程。4月1日至10日,从50.01美元/吨波动跌至最低点46.84美元/吨;4月10日至28日,由46.84美元/吨快速上涨至57.23美元/吨;4月底,进口粉矿到岸价格为56.43美元/吨,环比上升10.26%。5月上旬,进口铁矿石价格则逐渐升至60美元/吨附近。
进口铁矿石价格回升,主要是受到供给预期改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钢铁市场需求减弱,铁矿石价格不断下滑,已跌破很多高成本矿山的成本线,一些竞争力较弱的矿山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开始停产限产,而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必和必拓等国际矿业巨头近日也放风要放缓生产节奏。随着供给有可能减少的预期抬头,加上价格深跌的后续调整,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了反弹。铁矿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是,预期不等于现实,铁矿石价格走势终归要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结合行业基本面和多种因素判断,由于钢铁市场需求难有较大增长,铁矿石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铁矿石价格反弹之势难以持续。
首先,需求疲弱对钢铁生产形成制约。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钢材(2359,0.00,0.00%)消费进入峰值平台区的特征日益明显。今年以来,钢材市场需求疲软,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有所扩大。一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6%,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68%。受需求不旺和产能过剩影响,钢铁产量难有增长,铁矿石需求也会有所下降。据钢铁协会旬报统计,4月上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累计日产量为170.77万吨,比上月累计日产上升了2.85万吨,升幅仅为1.70%。二季度是钢材消费旺季,并且随着稳增长措施效果的显现,钢铁生产形势会有所好转,但需求不会明显上升,铁矿石需求强度依旧偏弱。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