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低迷已经持续了将近有三年的时间,有专家认为,煤炭行业正在步入“全行业亏损”的窘迫局面,煤炭企业只有转型,才能寻得一线生机。
有专家预言,“今年煤炭行业将面临整体亏损局面。”然而3月下旬,专家的预言正在应验。
时隔不到3个月,截至4月份,全国煤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整体亏损;中煤协统计的90家大型煤企整体亏损4。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项数据还是整体盈利217。7亿元。告别辉煌的“黄金十年”后,煤炭行业正在从“全行业盈利”快速跌入“全行业亏损”。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受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产销量下降,库存居高不下,煤价持续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煤炭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1至5月,全国原煤产量14。6亿吨,同比减少9321万吨,下降6%;全国煤炭销量13。2亿吨,同比减少1。27亿吨,下降8。8%。截至5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持续41个月超过3亿吨,煤炭发运量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煤价年内累计跌幅超百元,黑、吉、辽、冀、鲁、皖等省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5月下旬以来,煤炭价格出现企稳回升迹象。6月10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18元/吨,今年以来连续第二次上涨,累计涨幅4元/吨。分析认为,部分大型煤企上调煤价、5月煤炭进口量显著减少、夏季电煤高峰即将来临等积极因素,是促使近期动力煤价格指数回升的主要原因。
专家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以及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带动煤炭消费回升。预计下半年煤炭消费降幅将逐步收窄,全年煤炭消费总量或可基本持平。
然而,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煤炭市场分析专家王云认为,大型煤企此次涨价是“试探性上涨”,煤价后续上涨动力明显不足。
有关人士表示,煤炭行业要摆脱“全行业亏损”的非正常现象,煤炭企业先要摆脱过去的扩张惯性,科学研判市场形势。要改变过去“靠资源规模扩张、等市场机遇盈利”的发展模式,从“拼价格”转为“拼质量”,从“做大”转为“做强”,从单纯的煤炭供应者转为生产服务商,在低迷市场中寻觅未来的发展机会。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