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双华是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日钢)的董事长,凭借公司近几年堪比“印钞机”一样的盈利表现,杜双华登上了2008年胡润中国百富榜的榜眼,接着又顺理成章地入选到胡润中国钢铁富豪榜的首富。
然而,形势却在杜双华的巅峰时刻发生逆转。最近,一纸与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钢)的重组协议,将改变杜双华及其钢铁帝国的未来走向。
大规模裁员、原料只吃不进、产品急速变现等不正常现象最近集中在日钢上演。就连许多职工也搞不明白:杜双华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惊人的逆转
就在今年上半年还是红红火火的日钢,最近突然“不行”了。
有职工反映称,就在重组协议签订的第二天,日钢大规模的裁员就已经开始了。伴随裁员而来的,还有卖车、停止进货等类似“自残”的不正常动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工透露:“日钢大量裁员,裁员比例在40%以上。先行裁掉的是管理岗位,短短几天,陆续有十几个部门都裁完了。让职工更为惊讶的是,工会主席在该次裁员风暴中也未能幸免。”
据上述职工介绍,裁员并没有任何书面文件和提前通知。部门领导口头告诉他们,由于形势所迫,公司要裁减人员,幅度很大,为此他也很难受。然后就直接让我们将员工证穴可以做饭卡用雪里面的钱退掉,有档案户口的办一下。有的就直接让员工签字,就算离职办清了,就等着过几天把被裁之前工资结算清。
该职工还透露:公司不但大张旗鼓地裁员,而且还把汽车也拿出来卖,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下属生产厂的工人也反映:公司要求加班加点生产,只消化现有库存,不再新进原料了。厂领导的说法是“最近铁矿石下降幅度大,先消化原先购进贵的原料,再进便宜的”。
就在上半年,日钢的发展还在突飞猛进,公司党委书记廖海亭称今年销售收入将达500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日钢产量达到444.6万吨,完成产值189.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利税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3%、268.1%、267.6%和162.9%。
重组的悬疑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