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扩张,需求不畅,价格遭“腰斩”
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惨淡,在调研中了解到,九成煤企亏损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煤企几乎没有盈利,鄂尔多斯和神木的不少煤矿已处于停产状态。如果煤价再跌10-20元/吨,那么除了国有大型煤企还可以盈利,剩余的企业毫无利润可言。”上周,在调研中,市场人士如是说。
受宏观经济疲软、工业用电不断萎缩影响,煤炭需求锐减,煤价顺势下跌,大部分煤企成本倒挂,生产处于亏损状态。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企人士介绍,鄂尔多斯超过80%的煤炭生产亏损,神木超过90%的煤炭生产亏损。如此大规模的亏损,导致鄂尔多斯煤企开工率不足50%,东胜地区停产率高达90%,神木煤企的开工率也不足60%。煤炭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受其不良影响也有所减少。
神木某煤企负责人表示,当地185家煤矿中,103家县属煤矿停产、8家省市属煤矿停产,按照煤矿数计算,停产数量达到六成。
事实上,无论是神木还是鄂尔多斯,多数井矿并未完全停产,断断续续小规模生产是主旋律。至于鄂尔多斯的露天矿,绝大部分处于关停状态。
“我们周边就一家煤矿没有停产,仅仅将生产节奏放慢,而露天矿都已经关停,等待市场企稳后,再考虑复产。”内蒙古某露天矿相关负责人说。
受影响的不仅是小煤矿,大型煤矿也面临经营压力。我们调研的一家煤炭集团其负责人介绍,该集团下属14家煤矿,目前在产7家,另有7家因产量低、煤质差、综合开采成本高而关停。
鄂尔多斯和神木的煤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很早就进入煤炭市场拿到矿山,现在已经完全回收成本的企业。这类企业资金较为充裕,也没有银行欠款,生产基本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利,他们虽然仍在生产,但生产动能相对不足。第二类是较晚进入市场,拿矿成本较高的企业。虽然企业有实力,也几乎没有银行贷款,但由于设备折旧等成本还未回收,这类企业的生产处于亏损状态,几乎没有生产动能,尤其是露天煤矿。第三类是有银行贷款的企业。他们需要定期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不希望这类企业完全停产或破产,因此银行会不断对该类企业施压,让企业即使在亏损的情况下也进行生产,这样可以保障企业现金流不至于断裂,银行也不会形成实质性的烂账。 [1] [2] [3] [4] [5] [6] 下一页 |